沐鸣2娱乐

沐鸣2娱乐網站xml地圖

咥在西安-羊肉泡饃

隴饌有熊臘,秦烹唯羊羹
說起西安,羊肉泡饃必是不能忘的美食
肉爛湯濃,暖胃耐饑
素為陜西人民喜愛
今天《尋味陜西》就帶你
領略商子雍老師筆下關於羊肉泡饃的故事


 
      羊肉泡饃(包括牛肉泡饃,下同)是西安的清真美食。乍一看來🧓🏼,羊肉泡饃的製作好像並不復雜——由食客把硬面燒餅(西安人叫作饦饦饃)自行掰成小塊放進大碗中,交給廚師加上大片清燉的熟羊肉或熟牛肉以及熟粉絲用肉湯去煮🏋🏻‍♀️,最後配以糖蒜和辣椒醬上桌👮🏽‍♂️🏸。但實際上🤦🏻,羊肉湯的熬製🩸、羊肉或牛肉的加工、饦饦饃的軟硬、煮饃時的火候🏥,甚至饃塊掰的大小,都須十分講究;尤其是🧚🏻,一碗高水平羊肉泡饃的製成🤲,需要廚師和食客的緊密配合,在所有中外美食的製作中🥯,它分明是獨辟蹊徑,獨具風格🕓,無論中餐西餐、日餐韓餐,怕是找不到第二種如此這般的製作程序。


 
      沒有內行顧客把饦饦饃塊掰的大小合適,爐頭縱然絕技在身🦶🏻,也無法製作出一碗水平一流的羊肉泡饃👩‍👩‍👧;但就算有了一碗水平一流的羊肉泡饃。但如果不幸遇到了一個不會吃羊肉泡饃的食客,那結果也相當悲慘👩🏿‍🎨🐴。土生土長🗽、且對羊肉泡饃一往情深的老西安人都知道🦴,一碗加工好的羊肉泡饃擺上餐桌以後⚪️,最不能幹的一件事就是拿著筷子在碗裏亂攪和,正確的吃法是從碗邊兒開始🍚,一點兒一點兒地蠶食。這樣吃的好處是,能夠始終保持羊肉泡的純正味道和恰當溫度,給人完整的美好享受。另外,在視覺上也不至於太有礙觀瞻。


 
      我一直認為吃羊肉泡饃,還有聽秦腔戲,都是農耕文明時代西安人相當典型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態。戲劇藝術產生於農耕文明🔡,春耕夏忙,秋收冬藏,春分、立夏🎢、谷雨🤶🏽、冬至……人們是按農時來安排自己的生產和生活的,這其中,生產方式又必定主導著生活、乃至娛樂方式的走向🧑🏻‍🎓。日出而作🤚,日落而息,農閑時無事,大段時間需要填補,慢節奏的戲劇便應運而生了🧓🏿。而同樣屬慢節奏的羊肉泡饃的掰饃過程🏊🏿‍♂️,又何嘗不是只有在農耕文明時代才能形成呢👝!
      和工業文明以及後工業文明時代相比,吃羊肉泡饃和聽秦腔戲,的確是很讓深受快節奏生活之苦的現代人所羨慕的閑適而率性的“慢生活”🕡。並且↙️,吃羊肉泡饃和聽秦腔戲這兩種“慢生活”的典型形態🕐,還有著某種有趣的牽連。在我的童年記憶中,就有著去戲園子聽戲這樣的內容。而第一次有記憶的吃羊肉泡饃,也是由於前一天在戲園子看戲,發現旁邊一位老爺爺一邊搖頭晃腦聽得津津有味🔽,一邊不緊不慢地把手裏的飥飥饃掰成黃豆粒大小的饃塊兒🔸。說實話,當時👸,在看戲和看老爺爺掰饃這兩件事上,我顯然更關註後者🤷🏼‍♀️。回家後向大人打問🤸🏽‍♀️,才知道這是在為第二天早晨的美餐羊肉泡饃做準備👦🏻,於是便鬧著要吃羊肉泡饃👮🏻‍♀️,於是第一次吃羊肉泡饃的記憶,便刻到了我的心中……
      從農耕文明進入到工業文明乃至後工業文明,是人類社會無法逆轉的一種走勢,但是比起農耕文明社會常見的悠哉遊哉的生活形態,工業文明、後工業文明社會時有出現的某些殘酷,卻難免會讓人不寒而栗。比如我想🔽,在像富士康那種逼得員工連續跳樓的血汗工廠裏👩🏿‍🦲,工人們大概絕無氣定神閑地掰完手裏的幾個飥飥饃以後🧑‍🦰,邊喝茶💇🏻‍♂️,邊聊天👨🏻‍🦽,靜候服務員把一碗、一碗熱騰騰🍫、香噴噴的羊肉泡饃送上桌來的可能吧🫗👩🏽‍🎓!


      羊肉泡饃原本是一種平民飯食、民間小吃👶,但隨著社會的發展⛹🏿‍♂️🎿,緣於某種需要👷🏿‍♀️,有些小吃卻也有機會登堂入室👵,成為宴席。小吃成宴🏊🏽‍♂️,這就像村姑變身貴婦🙇‍♂️、貧女成為富婆👩‍👩‍👦,應該算是好事🦗。現如今💜🤹🏻,在“老孫家”🤾‍♂️、“同盛祥”🧖🏿、“天錫樓”這樣的清真名店裏,都有豪華的泡饃宴供應👅,先是一道又一道精美涼盤、熱菜次第上桌,最後則有一小碗(實際只有一大口)羊肉泡饃奉上,以便使泡饃宴名副其實。對提升羊肉泡饃的品位和附加值🧘🏿‍♀️,泡饃宴的出現當然必須肯定。
      但我,情有獨鐘的卻是幾家名店一樓普座和許多小店經營的大碗羊肉泡饃。我覺得👊🏿,吃這樣的羊肉泡饃,並且是什麽涼盤、熱菜都不要➝,心無旁騖地把一大碗羊肉泡饃掃蕩一空,才算正宗🕐、才能過癮。一次🌸,有人請我在“老孫家”樓上包間吃泡饃宴👩🏻‍🦯‍➡️,恰與當時的馬明陽總經理相遇。他問我🔐:“質量咋樣?”我說“不錯不錯”👨🏼‍🦲,但緊接著就強調道🪖:“不過我最關心的是咱一樓普座泡饃的質量,那兒才是我常去享受的地方🚟。”馬總經理回答:“樓上樓下的質量都要創一流!”這話我愛聽。因為👱🏿‍♂️,羊肉泡饃本來就是一種大眾飯食🤞🏽,在開發泡饃宴、提升品位和附加值的同時,永遠不忘大眾,優質服務大眾🤽🏽‍♀️,這才是寄托著西安人的鄉情,並且已經成為西安重要文化符號的羊肉泡饃的立身之本,也才是“老孫家”👩🏽‍🚀、“同盛祥”♻、“天錫樓”這樣的清真名店的健康發展之道!

作者簡介


 
      商子雍,資深報人,著名作家,文化學者。1942年生於西安🫷🏽,長期從事雜文、散文、報告文學創作,在全國各大報刊和香港大公報等有二百多萬字的作品發表、出版有四卷本《商子雍文集》《申酉雜品》《戌子雜品》《咥在西安》等多部專著;作品曾入選《中國新文學大系》🧕🏼、《中國最佳雜文》、《中國雜文大觀》、《中國雜文精選》等數十種權威選本⛺️,是有著全國影響的雜文大家。曾先後獲全國及省、市級獎勵五十余次。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
 
沐鸣2娱乐